【全球新要闻】房地产的困局谁在买单?

2023-03-17 17:41:16   来源: 房天下    

今年以来,为了救房地产,为了鼓励居民买房,“买房就是爱国”这样的论调都搬出来了,足可见有些人真是急不可耐。然而在经济寒冬的背景下,这种话不仅没人理睬,相反还惹人生厌。

这其实很好理解,大疫三年,升斗小民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磕磕绊绊,收入大幅减少,存款不断被消耗,哪管得了那么多呢。就算真的想买房,也要掂量掂量钱袋子的实力吧。

前天看到一个报告,很能说明问题。主要是分析今年前两个月居民存款结构的,今年1-2月份,居民存款近7万亿,按全国8.8亿劳动人口计算,人均存款8000元。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又在拖后腿了。


(资料图)

那么这7万亿存款具体都是谁存的呢?报告指出,总存款的57%是12.9%的高收入人群存的,总存款的38%是46%的中等收入人口存的,而占全国41%的低收入人口,却只存了5%的钱,3500亿,人均610块钱。

中高低收入人群又是如何划分的呢?统计局有明确的指标:月工资2000元以下是低收入群体、月工资2000-5000元是中等收入群体、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

众所周知,当下房地产所面临的困局确实不小。

房企端:销售不畅,回款遇阻,还债压力大,多数民营房企已经债务违约,躺平的不少,这使得新房建设、期房交付都成了问题,正日渐演化为社会矛盾。

银行端:居民、企业贷款意愿低,再加上提前还款潮的挤兑,很多银行正面临有钱贷不出的困境。为了把钱放出去,银行现在也是各种下三滥的手段都在用,小广告满天飞,银行员工的业绩指标定得很高。

地方端,楼市寒冬,卖地收入大幅减少,连带着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都负增长,很多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入不敷出,已经开始影响公共交通、甚至是公务员的工资发放了。

居民端:工作难找,钱难挣,最主要的是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再加上杠杆率居高不下,都不敢扩大资产负债表。所以,从去年底席卷而来的提前还贷,本质上是居民自发的在降杠杆,做准备。

房地产的问题,总要解决,而且必须要妥善解决。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国家有明确定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全力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领域风险,完善地产项目风险处置机制,妥善解决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

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房地产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点,3月7日,住建部长倪虹在答记者问时,说得更加直白,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房地产的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可以说房地产牵一发动全身。

这和铁锤一直强调的,房地产必须稳住是因为背后有两条利益驱动,如出一辙:房地产养活了地方,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占据地方财政来源的半壁江山;中央财税分配制度不完善,地方除去中央转移支付,财政缺口仍然很大,不得不依赖房地产。

那么房地产的困局到底是谁在买单呢?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说过,不管是任何一次救房地产,归根结底走的都是“债务向下转移”的路子。这没什么好解释的,自98年进入市场化以来,房地产已经狂飙发展了24年,最终却弄了个全民负债。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房地产本质上是对居民剩余价值的剥夺的根本原因,因为房地产不创造生产力,恰恰是消耗社会财富的。

所以基于此来看,第一个为房地产困局买单的人,二十多年不变,仍然是市场上仅剩的刚性和改善性购房者,而且答案越来越明显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稳楼市调控,各大城市绞尽脑汁出台的各种措施,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鼓励居民进场买房。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房地产所面临的困局较严重,且市场基本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住房供求关系、人均住房面积、居民负债率、购房需求、年轻购房主力群体对房子的态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结果是,除少数真正有需求、有经济实力的人,仍然在买房外,像2009年、2016年出现的全民加杠杆、疯狂买房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就拿今年2月份来说,头部城市的二手房市场确实迎来了久违的复苏,但仔细分析背后的成因,不难发现,这种复苏不可持续,因为这是憋了三年的纯刚需、纯改善性需求支撑起来的,当存量消化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市场再次见底的时候。

事实上,进入3月,很多人不愿看到的景象已经初露端倪了——3月的前10天,很多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带看量都迎来大幅下跌,当开发商、房产中介、银行等还没来得及反应,市场就戛然而止了。

另外,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老百姓倒是想买单,但也得有那个实力。像专家建议的,2022年居民存款新增17.84万亿,只需要拿出1/3的存款买房、消费,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关键问题是,这些钱是少数有钱人的存款,他们压根不缺房,而且屁股后面还紧跟着不确定的房产税,为什么还要买房消费呢?

基于上述事实,铁锤认为,这一轮房地产的困局,仅刚市场上的刚需,很难化解。所以这就牵扯到第二个和第三个为房地产困局买单的对象的出现:

第二个是开发商自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住建部长倪虹的讲话,都说得很清楚: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也要对救不起来的房企依法处置。

意思是,未来对于房企遇到的问题,要分两步走:针对头部优质三好学生,要想尽办法解救,把保交楼放在第一位,铁锤料想未来对这类房企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都会有政策倾斜;

针对差生,救不起来的,该破产的破产,该清算的清算。当然现存的项目肯定不会搁置不理,有两个处理方向,一是撮合头部房企兼并购,二是国家出手兜底,考虑到财政问题,国家兜底的比例会非常少。

第三,整个地产链条上的参与者,可能都要脱一层皮。这包括开发商员工、各种金融机构、投资者,甚至是银行。

房地产关联着上下游数十个行业,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拿恒大来说,表面看它负债近2万亿,无法偿还债务,其实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购房者房子无法如期交付,甚至是烂尾,当然背后还牵涉到数万员工、供应商、投资人、债权人,甚至是银行。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当下房地产的困局,也直接影响了地方的财政收入,所以我们看到,中央也在谋划机构改革,呼吁地方过紧日子。

官方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政府过紧日子不是短期应对措施,而是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要压减开支,腾出更多财政资源,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过好日子。

除此之外,顶层设计更有意让有钱人进场买房,以解房地产的困局。这从过去一个月出台的允许私募基金购买商品房、鼓励企业等创新团体购买租赁性住房,可见一斑。

但正如我们此前分析的,资本永远都是逐利的,他们是全世界最聪明的钱。话说回来,一个全民都不受待见、都不愿意再出手购买的行业,他们怎会心甘情愿去接盘呢?

关键词:

责任编辑:71228dota2web
【全球新要闻】房地产的困局谁在买单?
今年以来,为了救房地产,为了鼓励居民买房,“买房就是爱国”这样的论调都搬出来了,足可见有些人真是...
聚头条 · 2023-03-17
房价要涨了吗?楼市真要回暖的4个积极信号,官方回应楼市趋势|世界速读
最新房价出炉了,这个月的行情走出了不一般的曲线。刚刚,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情况发布。国家统计局表...
聚头条 · 2023-03-17
中原银行新乡分行与新乡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举行“不动产登记+银行”登银合作便民服务点签约揭牌仪式
河南经济报记者郑浩通讯员崔慧婷3月17日上午,中原银行新乡分行与新乡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举行“不动...
新趋势 · 2023-03-17
建行新乡分行:“五个走进”全力开展金融消保知识宣传|天天快看
河南经济报记者郑浩通讯员宋相群张学武张式奇为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新趋势 · 2023-03-17
“问题学具”还没“断根”新学期多地加大治理力度-今亮点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近日,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包括文具、教辅用品等在内的学具市场开始活跃起来。为确...
新趋势 · 2023-03-17
环球热点!2月份楼市更加活跃 住房需求进一步释放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王优玲郑钧天)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
新趋势 · 2023-03-17
今日热议:南召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李卓为进一步提高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了解,通过合理、有效方式保障自身金...
新趋势 · 2023-03-17
我们同时问了GPT-4和文心一言10个问题,这是它们的回答
能用“鲍威尔停下来”写一首藏头诗吗?
焦点 · 2023-03-17
百年银行的根本:两年前面临硅谷银行一样的“赚钱机会”,摩根大通选择了“NO”
硅谷银行的崩塌并不是意外,而是典型的利率风险管理不到位的结果。
焦点 · 2023-03-17
天天资讯:不必再等?微软疑似全面开放新必应
报道称,用户必须使用微软旗下的Edge浏览器才能使用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界面。
焦点 · 2023-03-17
屏山法院 “先锋讲坛”审管管理专题课凝心聚力抓质效
屏山法院“先锋讲坛”审管管理专题课凝心聚力抓质效
热点 · 2023-03-17
建好基层“能人库” 做大法庭“朋友圈”
建好基层“能人库”做大法庭“朋友圈”
热点 · 2023-03-17
又见交易软件宕机!文华财经早盘时段系统授权数据异常 全球快消息
宕机原因:文华财经手机端服务中心系统授权数据发布异常
热点关注 · 2023-03-17
财政部: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2%
1~2月累计,印花税781亿元,同比下降31 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282亿元,同比下降61 7%。
热点关注 · 2023-03-17
网购手机被骗,女大学生千里追踪“抓骗子” 最新快讯
近日,“女孩网购被骗千里维权抓骗子”的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淄博张
焦点 · 2023-03-17
今晚降油价:加满一箱油将少花4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3月17日)24时
焦点 · 2023-03-17
海底捞回应门店取消免费美甲:服务不达标 将强化培训
“我真的会失望的好吧……”最近,一位广东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
焦点 · 2023-03-17
今日白银价格行情查询(2023年3月16日)
今日白银价格行情查询(2023年3月16日)
聚焦 · 2023-03-17
2023年1月进口澳煤14万吨 世界观察
据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澳洲共出口煤炭2686 19万吨,同比下降14 38%。其中,澳洲...
聚焦 · 2023-03-17
世界即时:今天伦敦银价格查询(2023年3月16日)
今天伦敦银价格查询(2023年3月16日)
聚焦 · 2023-03-17
微速讯:惠誉:上调铜、黄金及铁矿石价格预期
上调2023-2025年铜价格预期,反映了对市场平衡会收紧的预期;上调2023-2025年铁矿石价格的预期,因为预...
聚焦 · 2023-03-17
今日现货白银价格最新查询(3月16日)-快看点
今日现货白银价格最新查询(3月16日)
聚焦 · 2023-03-17
CBC镍行业要闻精选(2023-3-17) 天天观天下
欧盟将铜和镍列为战略性商品,行业组织想要更多金属加入;欧盟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提案;WBMS:1月全球...
聚焦 · 2023-03-17
今日纸白银价格行情(2023年3月16日)
今日纸白银价格行情(2023年3月16日)
聚焦 · 2023-03-17
CBC不锈钢行业要闻精选(2023-3-17)
俄罗斯2月份的不锈钢进口量环比下降37 5%;涉不锈钢产业类,2023年度宁德市重点项目名单;HaritaNicke...
聚焦 · 2023-03-17
热文推荐



Copyright@  2015-2022  聚焦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nuoxi 7979247 @sohu.com   桂ICP备13001994号-2